【背景链接】
2018年7月,教育部印发通知,要求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。通知要求,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、识字、计算、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,要坚决予以禁止;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、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,要坚决予以纠正;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、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。
【公考角度兴政解读】
[表明观点]
“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。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,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,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,而且很快就会腐烂。”哲学家卢梭阐述了在人生的秩序中,童年有它独特的地位。的确,教育活动应该充分的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规律,切不可“拔苗助长”,否则适得其反。
[综合分析]
依据教育理论,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本应是“游戏模式”,而不是“教学模式”,但近年来,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,提前教授小学内容、强化知识技能训练,导致幼儿园出现越来越严重的“小学化”倾向。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,还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,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。
纵观近年来,一些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、强化知识技能训练,“小学化”倾向比较严重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主要是家长“望子成龙”心切,总希望幼儿园多教孩子一些东西,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,让孩子“不输在起跑线上”;另一方面,小学的招生政策,也让家长“迫于无奈”,只能“分秒必争”,尽可能让孩子多学习一些知识。殊不知,幼儿园教育“小学化”是一种典型的“拔苗助长型教育”,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,不仅不能提倡,反而应该以实际成效给予治理,如此,才能还教育本真。
[参考对策]
一要开展专项治理。相关部门要通过自查摸排、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,开展专项治理来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,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坚决纠正“小学化”倾向,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,在尊重孩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,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。
二要转变家长观念。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观,而不是让孩子成为“望子成龙”心切的“牺牲品”,充分利用媒体宣传、社区宣讲、案例展览等形式,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,从而认识到幼儿园“小学化”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危害,破除头脑中“孩子早学早成才”的陈旧观念,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。
三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。建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“小学化”倾向的长效机制,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各地政府大力均衡幼儿教育资源,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不定期的监督,检查规范其办园行为,控制非法办园和家庭作坊式的幼儿教育机构,并建立完善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“小学化”倾向的长效机制,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教育“小学化”倾向。